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(例:UC浏览器、QQ浏览器)
精彩阅读小薇中文网

第五一回 探新路群贤觉醒 应时运中共诞生

第五一回探新路群贤觉醒应时运中共诞生(上)

诗曰:晚清已随风云散,民国出世又十年。

军阀混战无休止,洒向人间都是怨。

沉沉黑夜露曙光,冥冥天数祖龙现。

拨开阴霾见红日,民族解放开新篇。

话说毛泽东回到韶山老家,适逢母病垂危,多方医治无效,不幸撒手人寰。

葬母之后,毛泽东来到长沙,在修业小学谋得历史教员之职。

不久,五四运动爆发,长沙的报纸冲破湖南督军张敬尧的新闻封锁,纷纷报道了北京学生的爱国运动。

接着,北京学生联合会派邓中夏回湖南联络,向毛泽东、何叔衡等人介绍了北京的情况,商量改组湖南的学生联合会,以便发动湖南学生响应北京的爱国运动。

毛泽东大为兴奋,立即派新民学会会员分头联系,召集各校学生代表开会,成立了新的学生联合会,决定发动各校学生罢课。

三天后,在学联的领导下,长沙二十多所学校学生统一罢课,并向北京政府提出了拒绝巴黎和约、废除一切不平等条约等六项要求。

湖南学联的成员大部分是新民学会会员,他们在毛泽东的领导下组成十多个“救国十人团”

,上街发表演说,宣传新思想。

湖南各界群起响应,《新湖南》、《女界钟》、《岳麓周刊》等杂志应运而生。

毛泽东引领潮流,主持创办了影响深远的《湘江评论》;在创刊号上,毛泽东热情欢呼:“当今时代,世界革命浩浩荡荡,人类解放呼声大倡。

爱国运动奔腾澎湃,湘江两岸人心思变。

旧的社会必须改造,军阀统治亟待推翻。”

《湘江评论》如同警世金钟,声宏震远,反响强烈。

任弼时、肖劲光等一大批进步青年受其影响而开始觉悟,逐步走上革命道路。

毛泽东废寝忘食,全力倾注,一月之间,为《湘江评论》撰写文章四十余篇,又亲自编辑、排版、校对,甚至上街叫卖。

毛泽东在《湘江评论》上发表的最主要的文章,是长篇论文《民众的大联合》。

文章第一次公开赞颂了俄国的十月革命及其影响,称:“俄罗斯打倒贵族,驱逐富人,工农两界合立了委办政府,红旗军东驰西突,扫荡了多少敌人;协约国为之改容,全世界为之震动。”

毛泽东认为:“改造社会之根本方法,就是民众的大联合。

民众联合之基础,是由于有着反抗压迫的共同利益。”

为此,他号召占中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联合起来,为减轻地租捐税、解决吃饭问题而进行斗争;号召学生、教员、妇女各界根据自己的切身利益和要求联合起来,最终实现民众的大联合。

毛泽东断言:“救国不能单纯依靠个人的力量,而必须依靠民族的大联合,才能实现救国救民的理想。”

人的思想发生剧变,往往需要一系列主客观条件。

此时的毛泽东处在激烈地思想矛盾之中,他一方面称颂马克思主义和十月革命,另一方面又不赞成用暴力革命的方式来打倒强权。

他主张:“联合群众,向强权者做持续的‘忠告运动’,实行‘呼声革命’——面包的呼声、自由的呼声、平等的呼声,实行‘无血革命’。”

他不赞成暴力革命,是想避免社会混乱。

他甚至觉得“强权者也是人,是我们的同类。

如果用强权打倒强权,结果得到的仍然是强权”

他甚至幻想着实行无政府主义,设计了没有压迫和剥削、没有军阀和强权的理想社会蓝图。

然而,他的梦想尚未来得及实施,便被残酷的现实击得粉碎。

其时,皖系军阀张敬尧统治着湖南。

张敬尧骄横霸道,无恶不作。

他肆意纵兵抢劫,滥发纸币;盗押矿产,强种鸦片;钳制舆论,勒索军饷;伪造选举,强奸民意。

相邻小说
浮沧录  乡土之小农民  落木萧萧六幽明  我不是上门女婿  符道至尊  重生王牌投资  六年后她生的三个缩小版大佬炸翻了集团什么时候更新  都市之丹帝归来  都市之恶魔果实  豪门盛宠:封少请温柔  狼宠之狼王冷狂  火影之金发飘扬  超级足球经理  三国之席卷天下II  暖风不及你倾城  末世重生暖宠呆萌娇妻  至尊兵王  天堂的末裔  总裁大人强势宠  最强男友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