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(例:UC浏览器、QQ浏览器)
精彩阅读小薇中文网

第29章

伊丽莎白王后身材娇小,看似柔弱,却有钢铁般的意志。

当她去做某件事,是因为她相信那是正确的。

她想要独立,自己做主,不在意其他人怎么说。

在许多方面,她都是我见过最不拘于传统的王室成员。

然而在任何方面她都像个王后,有一种内在的高贵。

也许有一天会有人写下她一生完整的故事,那会是本启发人心的书。

她生为德国公主,父亲是巴伐利亚的特奥多尔公爵[5],极有文化素养,宫里常有作家和艺术家来访,他也是位杰出的医生,这一点就很不寻常。

通过父亲,伊丽莎白对医学产生兴趣,在莱比锡大学取得医学学位。

她跟父亲一样喜爱艺术,尤其喜爱音乐,而且她的这份热情终生不渝。

她小提琴拉得很好,曾跟尤金·伊萨伊学习,后来她在比利时组织了一个国际音乐比赛,亦即伊丽莎白王后音乐大赛。

虽然生为德国人,但是在世纪之交嫁给阿尔贝王子之后,在新国家里,她也许是最受爱戴的公民。

她尤其关心劳工阶层的问题,献身各种社会理想,成立了一所医院,亲自在那里教授护理。

当一战爆发,德军侵略比利时,她拒绝离开,依然留在布鲁塞尔,直到德军兵临城下。

然后她随着比利时军队撤退,当了一名护士。

“只要比利时还有一寸自由的土地,”

她说,“我就会站在那上面。”

当比利时尚未被征服的国土只剩下几平方千米时,她依然坚守,和阿尔贝国王住在滨海小镇的一个小屋,而那个镇遭到猛烈的轰炸,她的生命岌岌可危。

她在一间旧旅馆设立了医院,帮助照顾病患和伤者,并且替难民子女设立了一所学校。

当德军终于开始撤离时,她跟在撤离的德军后面前进。

在战后那些年里,伊丽莎白王后支持各种自由主义的理想。

她的举动有时令贵族震惊,可是她不在乎。

她最关切的是世界和平,在二战之后,她致力于支持“斯德哥尔摩和平倡议”

,呼吁禁用全部核武器。

她关心世界各地发生的事,在欧洲、亚洲、非洲、美洲四处旅行。

八十多岁时,她还去苏联拜访赫鲁晓夫,前往中国与毛泽东会晤。

她一向热爱大自然,对花草树木的认知程度可媲美植物学家。

她居然找得出时间来研究鸟类,并写了一本博物学的书,名叫《拉肯的鸣禽》[6]。

她在序言里写道:“谨将此书献给所有的孩子,请他们去倾听身为人类兄弟的鸟类之声。”

这六十多年里,我们一再相遇,从不曾失去联络,尽管我们都历经了人世沧桑,以及两次世界大战和西班牙内战。

不论何时,只要我到比利时,就会去拜访她。

我会在王宫里为她独奏,有时她会和我一起演奏室内乐,她非常喜欢室内乐,常邀请音乐家来演奏一晚三重奏或四重奏。

我流亡普拉德的那段时间,她常写信给我,她的信带给我喜悦和慰藉。

后来她来参加我在普拉德的音乐节,等我移居到波多黎各,她也来参加我在圣胡安[7]、美国佛蒙特州的马尔波罗音乐节。

在夏季,我和玛蒂妲会作为她王宫里的宾客,去布鲁塞尔拜访伊丽莎白王后。

相邻小说
闯关东  从领主到万王之王  厚黑学  余罪  龙纹战神  轩辕剑之天之痕  道士下山  学会飞翔  我在大清官场30年  强风吹拂  许开祯中篇小说精选  暗房  那多三国事件簿  西上天  希腊寓言故事  我修炼武学能暴击  言出法随:我被认成天道之子  独立韩秋  人间正道是沧桑  红色权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