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(例:UC浏览器、QQ浏览器)
精彩阅读小薇中文网

第13章

女祸

女祸

唐玄宗带着杨贵妃等人逃往四川,到了距长安百余里的马嵬驿(故址在今陕西兴平县),将士都又饥又困,心中怨愤,溢于形色。

负责玄宗禁卫的龙武大将军陈玄礼对兵士说:“如今天下动乱,皇上出奔,造成这种状况,不都是因为杨国忠的罪过吗?不杀他,怎么向天下人交代?”

众人都说:“我们早就有这种想法了。”

于是一起去杀了杨国忠,以及他的儿子和韩国、秦国夫人。

玄宗为了平息将士的愤恨,亲自走到外面,慰劳六军,兵士却依然围着不肯散开。

玄宗望着身边的人,问是什么缘故,他宠信的太监高力士回答说:“杨国忠有罪,已经被杀,但祸根还在,怎么肯散开呢?”

所谓祸根,即指杨贵妃。

玄宗心里不愿意,站着不说话。

高力士又说:“只有杀了贵妃,六军将士心中才安宁;只要将士安宁,陛下也就安宁了。”

玄宗无可奈何,只得与杨妃诀别,派高力土将她缢死在佛堂前的梨树下,随后埋葬在驿西一里光景的路旁。

当时杨贵妃三十八岁。

杨贵妃墓

杨贵妃的一生,就这样结束了。

但是她的美貌,她奢侈的生活,她和玄宗的关系,她临死的情景,连同随后国家所遭受的灾难,所有这一切,都依然在吸引着人们,有关她的传说,以及文人词客的题咏,始终不曾中断过。

甚至连马嵬这个从不为人注意的小地方,也因为她而出了名。

唐人吟咏马嵬的诗甚多,不过大多是感伤一代红颜委于黄土,其中较著名的如:“六军不发无奈何,宛转蛾眉马前死。

花钿委地无人收,翠翘金雀玉搔头。

君王掩面救不得,回看血泪相和流。”

(白居易《长恨歌》)“军家诛佞幸,天子舍妖姬。

群吏伏门屏,贵人牵布衣。

低回转美目,风日自无晖。”

(刘禹锡《马嵬行》)都写玄宗迫于群情愤激,不得已而诛杨妃,原是忠于史实的记载。

不过在那些尊君卫道之士看来,这未免有失玄宗面子,特别是有损他的“圣明”

白、刘笔下的玄宗,虽然不是圣明之君,但还算个多情天子,而在李商隐的诗中,甚至连这点情义也不见了。

“海外徒闻更九州,他生未卜此生休。

空闻虎旅传宵柝,无复鸡人报晓筹。

此日六军同驻马,当时七夕笑牵牛。

如何四纪为天子,不及卢家有莫愁”

(《马嵬》)。

这首诗讽刺唐玄宗对杨贵妃的山盟海誓言犹在耳,但一旦大难临头,便以牺牲对方为代价,换取自身的安宁,虽然做了几十年皇帝,却还不如一个普通老百姓,能够保护自己的妻子。

这几乎是在亵渎万乘之君,太失臣下事君之礼了,当然更不能为卫道之士所容忍,纷纷指责此诗轻薄无礼,拟人不伦。

由此,过去某些人十分推重晚唐郑畋的《马嵬坡》:“玄宗(一作“肃宗”

相邻小说
闯关东  厚黑学  道士下山  希腊寓言故事  独立韩秋  龙纹战神  学会飞翔  曹雪芹传  我在大清官场30年  红色权力  曹雪芹小传  西上天  中外童话故事  轩辕剑之天之痕  强风吹拂  人间正道是沧桑  许开祯中篇小说精选  那多三国事件簿  暗房  白鸟之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