手机浏览器扫描二维码访问
(例:UC浏览器、QQ浏览器)
精彩阅读小薇中文网

第47章

岳阳楼雄踞岳阳古城西门城楼之上,左揽洞庭,右挹长江。

登楼四望,湖光山色,尽收眼底,朝辉夕阴,气象万千。

与武昌黄鹤楼、南昌滕王阁并称江南三大楼阁,自古有“洞庭天下水,岳阳天下楼”

(魏允贞《击阳楼》)的盛誉。

历来迁客骚人,多会于此。

登临送目,赋诗写怀,留下许多脍炙人口的名篇。

其中凌跨一代、雄视千古之作,众口一词,非杜甫、孟浩然二诗莫属。

元代方回登岳阳楼,见左边门壁大书孟浩然《望洞庭湖赠张丞相》诗:“八月湖水平,涵虚混太清。

气蒸云梦泽,波撼岳阳城。

欲济无舟揖,端居耻圣明。

坐观垂钓者,徒有羡鱼情。”

右边门壁大书杜甫《登岳阳楼》诗:“昔闻洞庭水,今上岳阳楼。

吴楚东南坼,乾坤日夜浮。

亲朋无一字,老病有孤舟。

戎马关山北,凭轩涕泗流。”

岳阳楼为洞庭湖畔的一颗珍珠,但若没有洞庭湖,岳阳楼也就黯然无色。

登岳阳楼,必望洞庭湖,咏岳阳楼,必咏洞庭水。

中唐刘长卿诗“问人何淼淼,愁暮更苍苍。

叠浪浮元气,中流没太阳”

(《岳阳馆中望洞庭湖》);晚唐许棠诗“四顾疑无地,中流忽见山。

鸟高常畏坠,帆远却如闲”

(《过洞庭湖》)均为咏洞庭壮阔的名句,许棠还因此得到“许洞庭”

的美称,但都不若杜诗颔联胸次豁达,气象壮伟。

“吴楚东南”

、“乾坤日夜”

,还只是平常词语,加上“坼”

、“浮”

二字,便成奇警之句。

前人曾提出:洞庭一带,春秋时期皆属楚地,与吴相隔甚远,怎么诗中会有分开吴楚的说法呢?有人认为这句诗出自《荆州记》中的一段话:“君山在洞庭湖中,上有道通吴之包山。

今吴之太湖,亦有洞庭山,以潜通君山,故得名。”

(《杜诗详注》引叶秉敬语)其实更通达的解释是:洞庭湖乃东南大泽,位居楚地,东下即为吴境,诗人正有沿江东下之意,登楼远眺,目极千里,似觉吴会就在眼中,于是产生了分坼吴楚的想法。

曹操《观沧海》诗:“日月之行,若出其中;星汉灿烂,若出其里。”

有人又提出:“乾坤日夜浮”

,也像是咏海,用于洞庭湖,未免形容过分了。

其实这句诗倒确有所本,在《水经注》中,已有“(洞庭)湖水广圆五百余里,日月若出没于其中”

的说法。

明人胡震亨说:“体物用‘乾坤’字最多者杜甫,用‘元气’字最多者刘长卿。

境穷于睫量,语亦穷于吻量,非此等字不足副之。”

(《唐音癸签》)面对惊涛拍天、四顾无地的洞庭湖,“乾坤”

二字,很自然地出现在诗人的脑中。

相邻小说
暗房  中外童话故事  道士下山  轩辕剑之天之痕  曹雪芹小传  希腊寓言故事  学会飞翔  我在大清官场30年  西上天  那多三国事件簿  闯关东  强风吹拂  龙纹战神  红色权力  曹雪芹传  厚黑学  独立韩秋  白鸟之歌  许开祯中篇小说精选  人间正道是沧桑